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请风险,投资者造成的任何投资损失,与本文,本站无关。
如何做到0风险投资:巴菲特没有说的秘密 这篇文章当中说明了美国,以股神巴菲特为主的主流投资方式是通过“借贷”,把资金借给美国政府和企业,这两者之间来回倒腾来赚钱。随着国际金融的日益复杂,巴菲特的资金升级成了在美股,美债,日币之间倒腾。
这其中需要极大的资金量,才能做大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谈判的方式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特别是融资成本,这是在投资环节最重要的一环。
有人问,那新加坡是怎么运作的,这个策略是否依然奏效
新加坡的市场大小,决定了新加坡的投资很容易形成市场独占。资金量大的“个人”最低的融资成本的方式,当然就是做银行。新加坡现在DBS,UOB,OCBC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比如像Maybank,HSBC,等等,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就小很多,主要业务也是服务本地到新加坡做生意的企业和中小投资人。更多的银行在新加坡受制于市场的容量,所以也没有颁发牌照的必要。
同样,本地企业的业务体量也就非常有限。如果只是发展本地市场和业务,那些几十年前的企业的规模和现在比较,完全没有变化,除了创始人年纪变大。所以本地企业做大,都会需要开拓国际业务。
Pic 1 海峡指数 STI Index 1993 – 2025
新加坡海峡指数STI目前和2007年的差不多的量。STI就相当于中国的上证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
有人说,新加坡的情况和香港差不多。新加坡和香港的投资情况不一样,这里不做篇幅去说明。
前面讲到,本地企业要做大,都需要开展国际业务,实际上开拓国际业务的企业并不多。拿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在新加坡投资——国债和股票之间来回倒,这就完全行不通。上面海峡指数就很明显的说明了,已经15年过去,本地股市连2007年的高点都还没有破。美国股市纳斯达克可是一直破新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是在2007年买入的蓝筹股,现在有可能才刚刚回本。
此外,国债的回报率也并不高。最低在0.33%,最高2022年达到4.2%左右。平均在2%左右。国债的回报率不高,表现了本地的经济具备一定的韧性,和稳定性。
所以,稳定的环境是新加坡整体市场最大的投资特色。
也就是在新加坡投资,是要并入到国际市场的投资当中去看。这是受到全球贸易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比如一个美国普通投资者,他的资金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原本都放在美国本土。变成了,他要考虑低风险放在国家A,中风险放在国家B,高风险放在国家C。保证BC的利润,同时降低BC的风险。
当把新加坡的投资并入到国际市场上去看,新加坡的投资方式也就更加简单和明确——作为国家A,保证基本财产不至于受到影响。
这样就是为什么新加坡在近几年的私人黄金储备量成为亚洲第一,同时一定会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储备和交易中心。
消息来源:每日经济
这里并不是建议投资者要去购买黄金,而是向投资者传达一种信息:风险控制的国际化。
这种风险控制的国际化以巴菲特购买日本商社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其次是海外到新加坡购买黄金避险的人群数量暴增,所以海峡指数在2024年出现上涨,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任何投资背后都是钱驱动的。在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并且越来越不稳定的情况下,大的资产持有者做的是如何保证资产安全,其次才是降低资金的成本赚钱。
上述谈到的策略属于大资金,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识。很多企业到新加坡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东南亚的生意。把整个东南亚当作一个集中的市场来看待,就像做生意要把全宇宙看作一个整体,是一样。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差异,和政治情况都不同。所以这其中没有捷径可走,都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做。特别是后者,政治情况不同,意味着打交道的人的想法会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也是因为人,所以在一个国家的业务才能顺利开展。早期来新加坡做生意,会把新加坡当作进入欧美市场的一个重要跳板。主要是品牌的打造,和海外品牌包装。这是第一个阶段
随着欧美市场的面对越来越多的管制,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新加坡主要解决生意进入欧美的法律法规,以及部分的文化差异问题。这是第二阶段。
企业不能无休止的增长,因为人的效率具备极限。所以企业在不转型的情况下,都需要通过业务整合,资产整合,来做企业内部的资金调整。这就好比打牌,起初需要摸得一手牌,之后需要不断的打牌摸牌,去做调整。如果打牌的规则总是变化,就需要考虑规则变动导致的风险。所以企业一旦开始做国际业务,出海,那么面对的就是如何保证资产安全。这是第三阶段。
处于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赚钱方式,策略当然也是不同的。金融投资和做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目的都是一样的:安全的赚钱。
上述的内容,投资的资本规模都比较大,有着极强的议价的power。散户用这种方式,不具备议价权,所以手续费会比赚的要多。散户看了本文,会问,那有没有一种方式是适合散户的?有没有涉及到创业者的,比如草根。涉及到篇幅的问题,后期会把这个内容写出来。
作为散户没什么不好,作者本人也是散户。散户首先要做的是止损。上帝让人赚钱,花钱的却是人本身。